愚公移山

朝代:先秦

作者:列御寇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占地)方圆七百里,高七八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堵塞交通,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在汉...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1)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用手指(2)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3)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4)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5)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6)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7)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8)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9)...

英语翻译

Do difficult things by an old personTaihang, Wong ( the ) two mountain, covering an area of seven hundred, seven thousand or eight thousand ...

相关赏析

人物分析

愚公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惩,苦于。这里是意动用法。塞,闭塞,堵塞,指阻碍交通。迂,绕远、曲折。全句是说苦于北山挡道,出来进去要绕远,很不方便。这句话说的不止是愚公一人...

问题研究

1.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答:不有损。一是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二是因为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这...

文章理解

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第二段写愚公主张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第三段写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

案例展示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

赏析

《愚公移山》主题思想即恒道。“愚公移山”故事出自《列子》。《列子》文本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崇尚虚静思想,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也正是对《列子》文本中核心思想的充分注解:首先,“愚公移山”故事象征了“道”的永恒性。联系其他篇章,从《列子》一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上分析即可看出,《……

 

写作背景

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

新解

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王屋山,王屋山上有王屋乡,王屋乡里有愚公村,而愚公村便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  出济源市区,西行35公里便是王屋乡。沿济邵(邵原镇为济源市最西的一个镇)公路西行,王屋山的俊秀挺拔与山势陡峭尽入眼中,不由得感慨王屋乡之偏远及王屋乡人出行的诸多不便,由此更明白老愚公...

作者介绍

列御寇 列御寇 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愚公移山 | https://gs.aguanjie.com/415.html

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韩元吉 原文: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小词可谓字字哀婉,句句凄切,爱国情思通贯全篇。汴京原是宋朝故都,特别是上源驿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举行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奠定宋朝基业的发祥地。可是经过“靖康之变”,这儿竟成了金人的天下。如今韩元吉来到这宋朝的故都,宋朝的发...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注释⑴岁暮:年终。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图 原文: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参考翻译 译文 用玉壶载酒游春,在茅屋赏雨自娱。坐中有高雅的名士,左右是秀洁的翠竹。初晴的天气白云飘动,深谷的鸟儿互相追逐。绿荫下倚琴静卧,山顶上瀑布飞珠。花片轻落,默默无语,幽人恬淡,宛如秋菊。这样的胜境写入诗篇,也许...

凤凰台

凤凰台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