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注释
1.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2.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耸的样子。
3.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盘旋。
4.摧:毁坏、折断。
5.罴(pí):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6.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7.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8.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9.怀:怀恋,心事。
10.怫(fú)郁:愁闷不安。
11.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12.绝:断。
13.中路:中途。
14.薄暮:黄昏。
15.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16.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mí):稀粥。
17.《东山》:《诗经》篇名。据毛序,本篇为周公东征,战士离乡三年,在归途中思念家乡而作。
18.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1、 王运熙 王国安.国学经典导读 乐府诗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227-228页 2、 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三曹诗选译 .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年:24-25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8838.html

谢池春·残寒销尽

谢池春·残寒销尽
朝代:宋代 作者:李之仪 原文: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谢池春》用通俗浅近的语言,写离别相思之苦,其中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词”的影响。 开头三句,点出节令,中间...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飞琼:雪花。② 岫(xiù):山。③韩卢:战国时韩国的名犬。色黑,故名卢。《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雨停了,梧桐树叶不再滴雨 ,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泪。重新反复回忆,释放自己的情怀。想当初曾与思念之人有过美好的风流往事。(回忆)那美丽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离去(可是人却不知何处去了)。只空空留下那娇小的鞋痕在长...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