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文言字词

文言字词

作者:佚名

虚词用法

(1)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2)不受之人——兼词,之于。
(3)卒之为众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忽啼求之——代词,代书具
(5)借旁近与之——代词,代仲永
(6)余闻之久也——代词,代这件事

(1)环谒于邑人——介词,到。
(2)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3)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4)受于人者不至——介词,从,引出动作的对象。

(1)还自扬州——从。
(2)并自为其名——自己。

(1)泯然众人矣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2)父利其然也 —— 代词,这样

通假字
(1)扳——通“攀”,牵,引。
(2)材——通“才”,才能。

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立就(是:古义:“自是”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人;今义: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5)泯然众人矣(众人: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6)从先人还家(先人:古义:王安石死去的父亲;今义:自己的前辈。)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惊奇、诧异”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认为……有利可图”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3)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4)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一词多义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作为)
(2)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

(1)贤于材人远矣:(胜过) (名词作动词)
(2)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有才能)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5627.html

未央风

未央风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五更先起玉阶东,渐入千门万户中。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 作者介绍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生查子·独游雨岩

生查子·独游雨岩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影子照在溪里。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风光这么美丽,使我兴奋,我禁不住高声歌唱,但是有谁来和我呢?只有空旷的山谷,发出清音来和我。这个声音,不像鬼也不像仙...

别舍弟宗一

别舍弟宗一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