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赏析一

赏析一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4767.html

山中寄招叶秀才

山中寄招叶秀才
朝代:宋代 作者:林逋 原文: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

【越调】斗鹌鹑_自悟弃职休

【越调】斗鹌鹑_自悟弃职休
朝代:元代 作者:吴仁卿 原文: 自悟 弃职休官,张良范蠡。释辞了紫绶金章,待看青山绿山。跳出狼虎丛中,不入麒麟画里。想爵禄高,性命危。一个个舍死忘生,争宣竞敕。 【紫花儿序】你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急流中勇退,见贤思齐。当日个,宁武子左丘明孔仲尼。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废,齐魏里使煞个孙庞,殷商中饿杀了夷齐。 【鬼三台】看了些英雄辈,争闲气,为功名将...

折桂令·客窗清明

折桂令·客窗清明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原文: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相关赏析 鉴赏一 乔吉卒于至正五年(1345)二月,生年已不可考。但曹寅本《录鬼簿》说他“江湖间四十年,欲刊所作,竟无成事者”,他在《录么遍·自述》中也有“批风抹月四十年”之语,则享年至少在六十岁以上。从本曲“五十年春梦繁华”句来看...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项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梵呗:指寺庙中诵经之声。②犹记二句:谓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 界疏林,连接着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