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舅氏野夫之宣城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舅氏:即舅父,即李常。即舅父。舅,母亲的弟兄:舅舅。舅父。舅母。妻的弟兄:妻舅。古代称丈夫的父亲:舅姑(公婆)。氏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秦风·渭阳序》:“我见舅氏,如母存焉。” 孔颖达疏:“谓舅为氏者,以舅之与甥氏姓必异,故书传通谓为舅氏。”李常(1027-1090),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登皇祐进士,调江州判官。公元1072年左右(熙宁中),为右正言,知谏院。王安石与之善。时安石立新法,常极言其不便。安石遣亲密喻意,常不为止。哲宗时,累拜御史中丞,出知邓州。徙成都,卒于行次。常著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及元祐会计录三十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②野夫:语出宋太史黄庭坚《嗣法黄龙心》:身得度者,即现天王身而为说法,臣堂兄故卫尉卿兼御史中...生靖之,字茂宗,宣城太守。公辞归宣城治所。南泉问:“宪随舅氏。”自岭下归新淦,因会大慧。舅氏令拜之。宪曰:“素不拜僧。”舅氏曰:“.从教人道野夫狂,汝姑扣之。.”宪知其尝执卷。遂举子思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司徒谘议、御史中丞。...野夫之幸矣!”其诙谐辨捷,皆此类也。
③宣城: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范晔、谢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赞辞,更因谢朓、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宣城人文胜迹遍布。临风怀古,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兹山亘百里,合 沓与云齐”的敬亭山,自南齐谢朓以采,先后300多位诗人墨客登临此山赋诗作画,留下诗文600多篇,为名符其实的“江南诗山”;现存敬亭山麓的广教寺双塔,以其对唐塔风格的继承与革新,成为全国仅存,因而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大文学家冯梦龙发现并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气象成为溶洞奇观;以三雕艺术、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称誉海内外的绩溪,历代人才辈出,著作《笤溪渔隐丛话》的胡仔,红顶商人、一代巨贾胡雪岩,徽墨传人胡开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小品文学家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邹等,使绩溪赢得“邑小士多”的美名;黄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称金鳌,村中聚秀湖、狮山古庙、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气盎然,江淹、江泽涵、江绍原等名流硕儒皆从此村走出;泾县桃花潭不但因夹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名扬海内外。
④晚楼:即指谢朓北楼。公元495年(建武二年)谢朓被任为宣城太守,就任后,在陵阳山筑起“高斋”,“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谢朓《高斋视事》)他勤于郡治,劝民教士,关乎农政,此楼又被称为谢家宅。谢家宅处于宣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宛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宛溪河。
春骑:骑,跨越。宋·陆游《村社祷晴有应》:“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宋刘辰翁《宝鼎现·春月》:“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春骑,春天的跨越。
簇:簇拥,紧紧围拢着。
昭亭:即敬亭山。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⑤罢稏:稻名,又称䆉稏。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 罢稏香。”
圩户:耕种圩田的农户。杨万里《过广济圩三首》:“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桁杨:古代用于套在囚犯脚或颈的一种枷。《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成玄英 疏:“桁杨者,械也。夹脚及颈,皆名桁杨。” 明方孝孺《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赉是庸。桁杨不陈,囹圄虚空。”《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以致不得不勒限严比,忍用桁杨。”
讼庭:公堂法庭。宋戴复古《贺新郎》词:“讼庭不许频频到,这官坊,翻来覆去,有何分晓。”
⑥谢公:谢眺,高祖谢据为谢安之兄,祖父谢述,吴兴太守,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父亲谢纬,散骑侍郎,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有诗名,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另一说,“小谢”指谢惠连。初任豫章王萧嶷的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495年(建武二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得齐明帝信任。后因不参与萧遥光谋反,被诬陷死于狱中。
换鹅经:指《黄庭经》,或谓《道德经》。 王羲之曾写以换鹅,故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宋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四朝闻见录》附录载 元仇远《题保母帖》诗:“大字无过《瘗鹤铭》,小字亦有换鹅经。” 宋苏舜钦 《丹阳子高得逸少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 山阴不见换鹅经, 京口今存《瘗鹤铭》。”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2947.html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

征怨 / 征人怨

征怨 / 征人怨
朝代:唐代 作者:柳中庸 原文: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注释⑴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⑵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⑶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情 一作: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朱户,这只...

【双调】蟾宫曲_碧波中范蠡

【双调】蟾宫曲_碧波中范蠡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蘋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奴耕婢织生涯,门前栽柳,院后桑麻。有客来,汲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