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注释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赏析一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

赏析二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https://gs.aguanjie.com/1325.html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

人月圆·会稽怀古

人月圆·会稽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人月圆:曲牌名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县。②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③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④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苎...

苏幕遮·草

苏幕遮·草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原文: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堤上,绿草平展,露珠闪烁,远处的别墅,在烟霭中若隐若现。碧绿的芳草繁茂昌盛,雨后的江天辽阔无际。唯有庾郎风华正茂年方少。穿着拂地的青色官袍,与嫩绿的草色相互映照。长亭...

【双调】新水令 闺情

【双调】新水令 闺情
朝代:元代 作者:赵君祥 原文: 枕痕一线玉生春,未惺忄眼波娇困。别离才几日,消瘦够十分。杜宇愁闻,无端事系方寸。  【驻马听】寡宿孤辰,岁晚佳期犹未准。旧愁新恨,镜中眉黛镇常颦。一庭芳草翠铺茵,半帘花雨红成阵。雨声潺,风力劲,韶华即渐消磨尽。  【乔牌儿】绣针儿怕待亲,腮斗儿粉香褪。莺慵燕懒清明近,把闲情相逗引。  【雁儿落】被儿冷龙涎不索薰,人儿远龟卦何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