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唐诗摘钞》:“夜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9762.html

新嫁娘词三首

新嫁娘词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作者介绍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咏秋兰

咏秋兰
朝代:明代 作者:静诺 原文: 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 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 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长林:指大片的树林,广阔的树林。荒:荒芜。幽姿:谓清幽秀美的姿态。逗:此处有散发、溢出之意。②每向句:谓秋兰即使在风中亦傲骨挺然,不屈服。几因句:谓兰于霜冻之后仍然散发芳香。③名流:指文人雅士,有名望的...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朝代:宋代 作者:许棐 原文: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相关翻译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