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注释疏:指稀疏。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

相关赏析

鉴赏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诗集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是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如这首《如梦令》,便是一首“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地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叙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讲解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https://gs.aguanjie.com/816.html

【双调】殿前欢碧云深

【双调】殿前欢碧云深
朝代:元代 作者:卫立中 原文: 小 令   【双调】殿前欢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 小 令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懒云窝,懒云窝里客来多。客来时伴我闲些个,酒灶茶锅。且停杯听我歌,醒时节披衣坐,醉后也和衣卧。兴来时玉箫绿绮,问甚么天籁云和?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朝代:清代 作者:刘墉 原文: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终之际,良有可称。送蔡明远叙。乙未冬日临。石菴居士。 相关翻译 注释 (1)既:已经。(2)奉命:被命令,被要求。(3)邗(hán)沟: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4)追攀:追随牵挽。形容惜别。(5)始终:自始至终。(6)临:照样子摹仿字画。... 相关赏析 鉴赏 此幅书于...

考试毕登铨楼

考试毕登铨楼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原文: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

望江南·三月暮

望江南·三月暮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参考翻译 注释 恹恹:形容精神恍惚困倦。帘栊:有珠帘的窗户。……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远的艳情词,在名家的笔下以雅秀的笔意和绵密的章法描摹而出,一点都不显俗套,反而是曲曲传出了恋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微心理。“三月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