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润州作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相关赏析

赏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在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少年游·润州作 | https://gs.aguanjie.com/7031.html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长更:长夜,南唐李煌《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②蟾蜍句:谓月亮已过了上弦,渐渐地圆了。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③玉琴:琴之美称。... 相关赏析 赏析 萧瑟的枝条上只余几个叶片,又兼风雨交加。孤单的人儿在长夜里相思正...

七夕

七夕
朝代:唐代 作者:徐凝 原文: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相关翻译 译文 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丁冬,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不那么明显。 作者介绍 徐凝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

筹笔驿

筹笔驿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

登楼

登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