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

相关赏析

赏析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上一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攻陷剑南、西山诸州...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登楼 | https://gs.aguanjie.com/1239.html

题张苍水集

题张苍水集
朝代:清代 作者:柳亚子 原文: 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 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作者介绍 柳亚子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

新雷

新雷
朝代:清代 作者:张维屏 原文: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注释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每于:常常在。....

题金陵渡

题金陵渡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原文: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注释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⑵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⑶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⑷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