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朝代:唐代

作者:张继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

相关赏析

赏析一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

作品误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据当代人考证,“月落”不是月亮已落或将落未落,而是村庄名或桥名,“乌啼”并非是乌鸦夜啼,而是山名。而“江枫”也不是江边的枫树,亦为桥名。于是乎,朦胧的月色、渔火间若隐若现的枫树以及让人心动的乌啼都已不复存在,一首流...

赏析二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

作者介绍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 https://gs.aguanjie.com/680.html

池中白莲

池中白莲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蕊宫夜凉张暑晏,仙姝散花水晶殿。 霞绡中单云锦缘,黄金为房玉为钿。 翠旌导前宝盖殿,霓裳中序按未遍。 一人素衣持羽扇,欣然中立白玉弁。 群姝被酒酡发面,冠佩倾然醉相盼。 彼峨弁者色不变,以口承露不肯咽。 终然贞白难为荐,独向西风抱清怨。 作者介绍 孙华孙 孙华孙(?―1358),又名孙华,字元实,号果育老人。传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八二。《大雅集》辑录其诗14...

卜算子·新柳

卜算子·新柳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相关赏析 赏析 古典诗词中杨柳被赋予了多种喻义,但多是借以抒发艳情,或是表达离愁别绪等等。本篇虽题作“咏柳”(一作“新柳”),可实际上作者别有寓托。有人以为是用象征的手法,借咏柳来写一个年方及笄的歌女。此可备一说。这首小词用笔空灵清丽,虽刻画,但...

到石梁观瀑布

到石梁观瀑布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