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图
原文: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相关赏析
赏析
唐代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不论是从诗人规模还是作品质量上,再没有哪个时期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着重探讨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也成了...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原文: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注释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⑷沾:同“沾”。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诗》,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似不如“寸”字尖新,极富家...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