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衣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黑色朝服多合适啊,破了,我再为你做一袭。你到官署办公去啊,回来,我就给你穿新衣。黑色朝服多美好啊,破了,我再为你做一套。你到官署办公去啊,回来,我就给你试新袍。黑色朝服多宽大啊,破了,我再为你做一件。你到官署办公去啊,回来,我就给你新衣穿。 注释①缁(zī资)衣:黑色的衣服,...

相关赏析

鉴赏

《缁衣》为郑风的第一首。这首诗,尽管在现在大学的教科书中根本不提,在各种《诗经》选本中也不见踪影,可在古代典籍中却不时提到。《礼记》中就有“好贤如《缁衣》”和“于《缁衣》见好贤之至”的记载(转引自《诗集传》)。郑国开国之君桓公为周幽王时的司徒,他的儿子武公则为周平王时的司徒。因此...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缁衣 | https://gs.aguanjie.com/4934.html

焚书坑

焚书坑
朝代:唐代 作者:章碣 原文: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起义,起义军领袖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注释焚书坑:秦始皇焚烧诗书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竹帛:代指书籍。烟销:指把...

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闲弄筝弦懒系裙。铅华消尽见天真。眼波低处事还新。 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可怜虚度琐窗春。 相关赏析 鉴赏 一个歌妓自叹身世命运,作者代为立言,作此词。上片描写女主人百无聊赖且心事重重之情状。闲弄筝弦,并非弹奏乐曲,而是一种近于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由此正可见其情绪之不佳。懒系衣裙,不施铅粉,同样见其忧伤之心情。第二句之“见天真”是说她美貌,第...

点绛唇(国香兰)

点绛唇(国香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十朋 原文: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 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堪纫佩。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

【南吕】四块玉_天台路采药

【南吕】四块玉_天台路采药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天台路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命薄的穷秀才,谁教你回去来! 紫芝路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小单于把盏呀剌剌唱。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浔阳江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马嵬坡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