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注释芙蓉”又称为“荷”、“莲”。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据清代无名氏《赁庑笔记》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4] 表妹从小和容若两小无猜,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还及得表妹曾……

赏析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写人物则是少见,且是极为困难的。而这首词,却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5] 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 https://gs.aguanjie.com/20557.html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

鹊桥仙·乞巧楼空

鹊桥仙·乞巧楼空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闲步信足,不觉已到前院。彩楼已然搭好,和去年此时的一样:华丽的让人眩晕得手足无措。然而,时过境迁,佳人早已不在,茕茕孑立的我看谁在这样沉迷的夜乞巧!相必此情此景,就连汉宫秋月下夜夜笙...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相关翻译 注释 [1]拔山:比喻力大。[2]青青:兼谓鬓发,指虞姬。[3]敛袂(mèi):整理衣袖,此言罢舞。亭亭:状形体挺拔。...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咏物词也是咏虞美人草的。立意和前篇相近,也是借咏虞美人草映带虞姬事,不同的是...

应诏赋得除夜

应诏赋得除夜
朝代:唐代 作者:史青 原文: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相关翻译 注释 [1]应诏:诏,皇帝的颁发的命令文告。应诏,旧指奉皇帝之命而做诗文。应诏诗又称应制诗,唐代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除夜:即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唐代诗人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诗有“季冬除夜接新年”句。[2]逐(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