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思想

思想

作者:佚名

  《孔雀东南飞》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葩,也是历史的镜子。

  从《孔雀东南飞》看所谓封建礼教戕害爱情婚姻之荒谬

  《孔雀东南飞》被称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的反封建礼教的优秀诗篇。然而,仔细推敲,却发现此说有误,造成这次爱情悲剧的,不是封建礼教,而是家族利益,是家族政治利益碾碎了他们的爱情婚姻。

  一、刘兰芝、焦仲卿的家庭背景:

  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年纪轻轻就是地级官府的公务员,因此他的家庭背景是士大夫,刘兰芝也一样,“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之后更是“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来求婚的地位一个比一个高。因此刘兰芝也是士族家庭无疑。既是士族家庭,那么家庭政治利益第一其他必须服务于家庭政治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了。

  二、婚姻存续的时间:

  只有二三年,在这里不是泛指,而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说自己在焦仲卿家呆了很长时间。所以读者们不要理解错误了。

  三、从母女对话看古代婚姻礼制的合理性:

  刘母对于求婚者的处理方式居然是告诉女儿:“汝可去应之”, 当得知女儿的态度后刘母婉言谢绝了媒人。是啊,这才是古代婚姻礼制的实质,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前提必须是当事人同意,不然父母不能命,媒妁也不能言。古代交通闭塞,官方出于便民或是自己懒,总之没规定婚姻登记制度,那么如何证明婚姻的真实有效呢?于是,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定,父母媒妁只不过是证婚人。古代又没有DNA技术,如果某人抛妻弃子那怎么办呢?婚书就是凭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8588.html

山花子·春愁

山花子·春愁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参考翻译 注释 杏花零落:唐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宋秦观《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五更钟: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

响屧廊

响屧廊
朝代:清代 作者:蒋士铨 原文: 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慕倾城。 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

【中吕】喜春来_潇潇夜雨滋

【中吕】喜春来_潇潇夜雨滋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潇潇夜雨滋黄菊,飒飒金凤翦翠梧,青灯相伴影儿孤。闻禁鼓,长夜睡应无。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金钗翦烛金莲冷,玉鼎添香玉笋轻,软红深处听莺声。良夜永,樽有酒且消停。  伤心白发三千丈,过眼金钗十二行,老来休说少年狂。都是谎,樽有酒且徜徉。  黄金转世人何在?白日飞升谁见来?刘晨再...

封丘作

封丘作
朝代:唐代 作者:高適 原文: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 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 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 转忆陶潜归去来。 作者介绍 高適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