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词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它的风景我曾经就很熟悉。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我难道能不想念江南么?  想念江南,最想念的就是杭州。月下在山中寺里寻找桂子观赏,躺在杭州郡衙亭子里看潮。什么时候能再游玩一次呢?  想念江南,第二想念吴王宫殿。饮下...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这组词写于838年( 唐文宗开成三年 )。当时白居易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住于洛阳。他少年时曾过江南,五十岁后又先后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江南的风光、名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写这组词的时候,已是晚年。他已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因此对秀丽的江南怀有特殊的好感。此词每首才...

赏析一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赏析二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忆江南词三首 | https://gs.aguanjie.com/717.html

为农

为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相关翻译 注释 ⑴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⑵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⑶赊:远也。国:指长安。杜甫...

【中吕】普天乐_重过西湖面

【中吕】普天乐_重过西湖面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重过西湖 面图中,红尘外,妆台方钗,芳径罗鞋。金瓶带酒携,纨扇和诗卖。一枕清风扁舟快,碧桃香两岸花开。刘郎再来,西施好客,东阁怜才。 暮春即事 老海边,孤山下,晴桥螮蝀,小舫琵琶。春残杜宇声.香冷荼蘼架。淡抹浓妆山如画,酒旗儿三两人家。斜阳落霞,娇二嫩水,剩柳残花。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

月三首

月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微雨夜行

微雨夜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相关翻译 译文 秋天阴云密布,夜晚略微感到寒气。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