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师晋师灭夏阳解析

解析

作者:佚名

  前658年(鲁僖公二年),晋献公准备伐虢。虞国地处晋、虢之间,若绕道则受阻于中条山。献公听从荀息之计,以重礼贿虞君,借道伐虢。虞、虢都是小国,虞贤臣宫之奇看出晋国居心不良,有各个击破、一箭双雕的用意,劝谏虞君不要上当。虞君不但不听,而且自告奋勇愿出兵开路打头阵,帮助晋国攻下了虢邑夏阳。这以后的事,《谷梁传》所述与《左传》有点不同。《谷梁传》以为晋国当年就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又灭虞。《左传》则以为晋拿下下阳(即夏阳)以后仅作为据点,未即灭虢。三年以后,晋师再次假道虞国,挥军南下,灭了虢国,还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虞君终于做了俘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7379.html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原文: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相关翻译 注释 西飞雁:从西边飞回之雁(相传雁足能传书)。蛩(qióng):蟋蟀。... 相关赏析 赏析 程垓的《卜算子》一词以写情见长,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失望,她的感情逐渐由平缓转向激烈,沉默无语到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触景生情...

咏归堂隐鳞洞

咏归堂隐鳞洞
朝代:宋代 作者:王汝舟 原文: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 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需贤侧席非无意,地远言轻岂易闻。 参考翻译 注释 咏归堂:位于福建南平藏春峡。藏春峡是当时北宋南剑州文化发祥地、儒学活...

咏院中丛竹

咏院中丛竹
朝代:唐代 作者:吕太一 原文: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相关翻译 注释 1、擢擢:zhuó zhuó 挺拔貌。2、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相关赏析 赏析 吕太一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吕太一咏院中丛竹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

吴山怀古(四首选一)

吴山怀古(四首选一)
朝代:清代 作者:沈德潜 原文: 夫差曾报阖闾仇,宋室南迁事竟休。 和议有人增岁币,偏安无诏复神州。 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 莫上凤凰山顶望,冬青谁认旧陵邱? 作者介绍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