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元代
作者:贝琼
原文: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真是让让人感到遗憾哪!水边的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呢——这也需要你烦神么?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即使...
解读
作者:佚名
细读词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等语,可以明确作者是有意拿梅雪来比较的。到底是抑雪扬梅,还是扬雪抑梅,对这首词的解读,则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抑雪扬梅说:
这首词曾作为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浙江卷的语文试卷中,共两小题,第一题要求写出词中的“两种”和“一家”所指的意思,第二题要求简析这首词的手法和情感。其参考答案是:“两种” 指梅花与雪花,“一家”指大自然;采用的手法是对比(反衬),表达的情感是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厦门大学黄拔荆先生选注的《元明清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就认为这首词是抑雪扬梅,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
扬雪抑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学泰先生则认为这首词是扬雪抑梅。他在王筱云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二)辽、金、元、明、清(词)》(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对这首词评析说:“雪与梅花相同之点是颜色、形状和俱在寒天开放,但梅花毕竟不如雪花那样耐寒。这首词虽然题作《雪中看梅花》实际上是‘梅花零落之时看雪花’。天风吹得梅花四处飘落,它的惟一的优势——香,也零落殆尽,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实、更能随意飞舞、傲啸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