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 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
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1.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6773.html

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第一折 (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儿家属,老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曰孟光,小字德耀。老夫幼年间曾为府尹之职,因年迈告了致仕,闲居已数年矣。老夫有个同堂故友梁公弼,曾与他指腹成亲,他所生一男乃是梁鸿。不想公弼夫妻早都下世...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朝代:唐代 作者:李煜 原文: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参考翻译 注释 ①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选》中有题作“宫词”。②铜簧:乐器中的薄叶,用铜片制成,吹乐器时能够发出声响。韵脆:指吹奏出来的声音清越响亮。锵寒竹:竹制管乐器发出的锵然的声音。竹,指笛、箫、笙一类的乐器。锵,...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

【仙吕】寄生草 感叹

【仙吕】寄生草 感叹
朝代:元代 作者:查德卿 原文: 姜太公贱卖了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间别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撷断凤凰头,绕池塘ㄏ碎鸳鸯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