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注释
(1)选自《惜宝轩文集》(《四部丛刊》影音原刊本)。姚鼐(nài),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
(2)阳:山的南面。
(3)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4)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5)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
(6)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7)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8)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9)以:在。
(10)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
(11)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12)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13)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14)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15)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16)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17)蹬(dèng):石级。
(18)级:石级。
(19)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20)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21)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22)中岭:即黄岘(xiàn)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23)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
(24)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25)云:语气助词。
(26)几:几乎。
(2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28)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29)居:停留。
(30)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31)五鼓:五更。
(32)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33)漫:迷漫。
(34)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35)极天:天边。
(36)采:通“彩”。
(37)丹:朱砂。
(38)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39)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40)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41)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42)岱祠:东岳大帝庙。
(43)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44)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45)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46)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47)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48)圜:通“圆”。
(49)瀑水:瀑布。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6772.html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

满庭芳·小阁藏春

满庭芳·小阁藏春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越调】酒旗儿

【越调】酒旗儿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原文: 陪雅斋万户游仙都洞天 千古藏真洞,一柱立晴空,石笋参差似太华峰,醉入天台梦。绿树溪边晚风,碧云不动,粉香吹下芙蓉。 作者介绍 乔吉 乔吉(1280?~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

论诗三十首·十四

论诗三十首·十四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批评重山林隐士诗轻贱台阁仕宦诗的现象。方回《瀛奎律髓》崇尚“格高”,即古代知识分子所谓嶙峋傲骨、孤芳自赏的精神风貌,认为台阁仕宦都是脑满肠肥、道貌岸然、功名利禄熏心、仁义礼智满口之徒的卖弄学理、琢句雕章以欺世盗名,往往偏重江湖道学,或有借以自重。元好问借质疑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