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借用宫词的体裁,以寓对“君国”的情思。封建宫廷中,专制君主和宫人的关系,纯粹是主奴关系,宫人们仰承君主的鼻息,盼望能得到恩宠,这与文人们希冀进入朝廷,谋取官位是一致的,所以历来文人宫词中的宫怨,实质上也就是文人失意时的怨愤。作于1908年秋。

  月亮转到东南方的天中,正是秋半时候在宫殿的双阙中间,银河在浩荡奔流。是谁人起来在水精帘下窥看?只听到晚风吹送来隐隐的箫管之声。凉露沾湿了她的衣裳,西风拂面。她自个儿在欣赏明月的清光———分别照着宫中两处的承恩和孤怨。苑中的杨柳和宫里的槐树,望去连成一片,唉,长门宫西去就是昭阳殿了。

  清秋时分的孤寂情思。这阕词用语深沉冷艳,“银汉”、“水精帘”、“凉露”、“清光”尽是冷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一片冰封的茫茫世界。静安先生常用这样的语句来搭建心中的“理想国”,愿常住于此,隔绝红尘,这是词人对自己人格精神的忠诚恪守,对“般若境界”的孜孜追求,诚如饶宗颐《人间词话平议》评云:“拳拳忠悃”,让人唏嘘不已。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6488.html

杂剧·亻刍梅香骗翰林风月

杂剧·亻刍梅香骗翰林风月
朝代:元代 作者:郑光祖 原文: 楔子 (末扮白敏中上,诗云)黄卷青灯一腐儒,九经三史腹中居。试看金榜标名姓,养子如何不读书。小生姓白,双名敏中,乃白乐天之弟。本贯太原人也。五岁读书,七岁能文,九岁贯通六经。诸子百家,无不通晓。但出诗一章,士庶递相传写,皆以为文才不在我兄乐天之下。先父是白参军,曾与晋公斐度,征讨淮西,战经百阵。不期被贼兵围困,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相关赏析 赏析 纳兰性德与妻子卢氏,相知相爱,伉俪情深。不幸,婚后三年,卢氏因难产而死。痴情的纳兰,在这一沉重打击下,陷入无尽的悲哀之中。那一首悼亡词,恰如杜鹃啼血,哀婉凄切,心酸之处令人不忍卒读。这首词,是他为...

咏山樽二首

咏山樽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蟠木不雕饰,且将斤斧疏。樽成山岳势,材是栋梁馀。 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惭君垂拂拭,遂忝玳筵居。 拥肿寒山木,嵌空成酒樽。愧无江海量,偃蹇在君门。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盘根错节的树瘤,也不用刀斧劈削雕饰。也不堪作为栋梁之才,中间挖空就是酒杯杯,反扣着倒有高山的气概。这木樽常常与黄金的酒壶放在一起,里面倒是盛满了玉色酒汁。面对大人的垂青真是有点...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修辞手法——后两首诗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