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季主论卜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

  全文纯系对话,一气呵成,可分三层。第一层是东陵侯就司马季主问卜,并述问卜之由。第二层是司马季主回答不必问卜,只要问自己就行了。第三层讲“昔”与“今”是因果相承的关系。

  东陵侯在秦亡后沦为布衣,种瓜为生,东陵瓜闻名遐迩。可是这位老人也不甘寂寞,“久卧思起”,对自己的处境——终老牖下是否妥贴表示怀疑了。司马季主这位神卜先生,却不吹嘘自己的卜术何等灵验,首先来一通自我否定:鬼神因人而灵;蓍是枯草,龟是枯骨,人,才是灵于物的。强调“德”的作用,尤其是强调人的作用,在当时来讲是比较先进的思想,暗示了鬼神、天命、君上、卜筮皆不足信,不足恃,即“自断此生休问天”之意,这是刘基的进步思想,但这也是和儒家的人定胜天、民贵君轻等思想一脉相承的。

  对话多用比喻,警辟生动,颇具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光彩。如:“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含有物极必反之意。又如:“天道何亲?唯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人灵于物者也。”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又如“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反映了事物的对立面。这些格言式的、精采的比喻,如珠玉生辉,接踵而至。一经拈出,就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样,成为人民的习用成语,流传至今。

  在现代看来,这篇对话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声警钟。一个国家,如果领导者不能居安思危,见微知著,转眼之间,歌楼舞馆必将变成碎瓦颓垣,琼蕤玉树,必将变成荒榛断梗,一切美好的东西,必将迅速腐败,不可收拾。到那时求神拜佛,求签问卜,都无济于事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6070.html

鹧鸪天(赋牡丹,主人以谤花索赋解嘲)

鹧鸪天(赋牡丹,主人以谤花索赋解嘲)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翠盖牙签几百株。杨家姊妹夜游初。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闲小立,困相扶。夜来风雨有情无。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 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朝朝琼树后庭花:写南朝事。朝朝:天天、每天。②步步金莲潘丽华:写南北朝时南齐东昏侯事。③龙蟠虎踞:形容金陵(今南京)地形的雄壮险要。④危城:指高高的城墙。⑤凤不至空台上:指凤凰台,在南京城西南角。⑥燕飞来百姓家:言东晋王...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访梅孤山 苍苔封了岁寒枝,翠袖闲来日暮时,黄昏说尽平生事。西湖林处士,想当年鹤骨松姿。花下孤山寺,水边新月儿,慰我相思。 湖上晚归二首 桃花马上石榴裙,竹叶樽前玉树春,荔枝香里江梅韵。风流比太真,索新词缠住诗人。醉眼中银汉,歌声度锦云,凉月黄昏。 佳人微醉脱金钗,恶客佯狂饮绣鞋,小鬟催去褰罗带。花寒月满街,荡湖光影转楼台。未了鸳鸯债,枉教鸥鹭猜,明...

论诗三十首·其四

论诗三十首·其四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相关翻译 译文 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