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溪头 一作:溪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相关赏析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

句解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https://gs.aguanjie.com/100.html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注释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

【南吕】醉太平 寄情

【南吕】醉太平 寄情
朝代:元代 作者:查德卿 原文: 钗分凤凰,衾剩鸳鸯,锦笺遗恨爱花香,写新愁半张。晚妆楼阁空凝望,旧游台榭添惆怅,落花庭院又昏黄,正离人断肠。 春情  东风柳丝,细雨花枝,好春能有几多时?韶华迅指。芭蕉叶上鸳鸯字,芙蓉帐里鸾凰事,海棠亭畔鹧鸪词,问莺儿燕子。  楼台管弦,院落秋千,香风淡淡月娟娟,朱帘半卷。香消玉腕黄金钏,歌残素手白罗扇,汗溶粉面翠花细,倚阑人未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注释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产于广东、广西等省。宦(huàn)情:做官的情怀。羁思(s...

贺新郎·吴江

贺新郎·吴江
朝代:宋代 作者:蒋捷 原文: 浪涌孤亭起。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帝遣江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斗吐出、寒烟寒雨。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翚、掷向虚空里。但留得,绛虹住。 五湖有客扁舟舣。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奈鹭也、惊飞沙渚。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鼓双楫,浩歌去。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作者漂泊东南时期的作品。词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