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五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
  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
  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
  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
  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

注释
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1]
⑤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
⑥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出师表》。
⑦衰(shuāi)鬓:苍老的鬓发。
⑧空自许:白白地自许
⑨堪:能够。
⑩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11.楼船:战舰。
12.名世:名传后世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5432.html

河传·秋光满目

河传·秋光满目
朝代:唐代 作者:徐昌图 原文: 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何处梦回?弄珠拾翠盈盈,倚兰桡,眉黛蹙。 采莲调稳,吴侣声相续,倚棹吴江曲。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弄珠拾翠:语出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以指妇女嬉游的景象。⑵采莲调:采莲子,词调名。... 作者介绍 徐昌图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

【商调】知秋令

【商调】知秋令
朝代:元代 作者:吕止庵 原文: 为董针姑作 心间事,肠断时,醉墨写乌丝。千金字,织锦词。绣针儿,不比莺儿燕子。 相思病,万种情,几度海山盟。谁薄幸?谁至诚?更能行,到底如何离影? 情如醉,闷似痴,春瘦怯春衣。添憔悴,废寝食。减腰肢,怎脱厌厌病体? 千金字,万古心,翻作断肠吟。恩情厚,怨恨深。不知音,谁会重拈绣针? ...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

解佩令·自题词集

解佩令·自题词集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 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 料封侯、白头无分!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