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上片前四句以实笔写景,目光由远及近,然后转入对平山堂的回忆,后五句写平山堂,实际是以虚笔写快哉亭,二者风光一致,对欧阳修的思念更使此亭见得亲切。

  过片五句再次转回到目前,江面由静谧安闲而忽然波澜汹涌,作者视角也由千顷碧水聚焦于掀舞于其中的渔翁。所写景物的象征意义是很明显的,那隐没于烟雨之中的杳杳孤鸿,那忽然而起的惊涛骇浪,那随浪掀舞的白头渔翁,寄托着多少作者政治生涯中的感慨!正是因为这诸多感慨,使"快哉"的呼唤更为迫切。最后三句议论和两句抒情即由此生发出来,表现了作者超然于万物之上的潇洒胸襟,以及对心性修养的不懈追求,这是作者寻找的内在超越之路。在这样的道路上,"一蓑风雨任平生",怎能不感到无限快意呢!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5317.html

【南吕】青衲袄南 偷期

【南吕】青衲袄南 偷期
朝代:元代 作者:张氏 原文: 蹙金莲双凤头,缠轻纱一虎口。我见他笑捻鲛绡过鸳,敢眉下转将他心事留?占莺花第一俦,正芳年恰二九,恰二九。生的来体态轻盈,皓齿朱唇,不能够并香肩同携手。  【骂玉郎北】娇娃俊雅天生就,腰似柳,袜如钩,湘裙微露金莲瘦。你看他宝髻堆,玉笋长,露出春衫袖。  【大迓鼓南】相逢莺燕友,四眸相顾,两意相投,此情难消受。风流自古,偏惜风流,展转留...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麝烟:焚烧麝香所散发的香烟。... 相关赏析 赏析 本篇很像微型小说。作者于词中塑造了闺中女子伤春念远的形象。其中有环境氛围的渲染,动作的描绘,心理的刻画,鲜明生动,细腻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其结处显系柳永“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之句而来,极传...

秋蕊香·七夕

秋蕊香·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相关翻译 注释 ⑴秋蕊香: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以《清真词》为定格。  ⑵微:一本作“侵”。⑶波光:一本作“秋波”。... 相关赏析 鉴赏 上片梦境也。“懒浴”两句。此言词人在“七夕”这天晚上,因为秋热,所以在懒洋洋地沐浴之后,...

辽东行

辽东行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辽东之地路途遥远,辽水曲曲折折难以横渡。战士们戍守的古城楼已经破旧不堪,早已没有城楼,城墙之上也早就没有房屋了。那里气候异常寒冷,常常是黄云满天冰雪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