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双桨来时题解

题解

作者:佚名

  《琵琶仙》,词调名,始见于姜夔词,为其自度曲。

  人在极度的渴念之中往往会生出幻觉,误将仪态相似者当成心向往之的伊人,这首词劈头就真切地写出这种生活体验,把那“是耶?非耶?”盼望、惊喜之余又终归失望的复杂感情,用工致的三言两语描摹得生动而深刻。“春渐远”以下顿宕转折,借眼前景写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往事不堪回首的愁情,及无限身世不偶之慨。下片仍抒发时序更易,流光匆匆、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浓重感伤情绪,“都把”两句,语气似乎易舒缓,感情则极为沉痛。“千万缕”几句绘当前景物清丽生动,又深寓惜春伤别之意,融情会景,极烟水迷离之致。张炎赞此词“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词源》)。本词笔意清刚秀逸,词中多翻用前人词成句机时浑化自然,不露斧凿痕迹。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琵琶仙·双桨来时题解 | https://gs.aguanjie.com/14630.html

木兰歌

木兰歌
朝代:唐代 作者:韦元甫 原文: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帼理...

庆云见

庆云见
朝代:唐代 作者:李绅 原文: 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卿云冠玉峰。轻未透林疑待凤, 细非行雨讵从龙。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 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 作者介绍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

田子方教育子击

田子方教育子击
朝代:宋代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魏国太子子击出...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原文: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 湿锚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 徽茫越峤,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 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 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 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 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