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离别”和“思君令人老”双重含义。“多情”二字,总摄全篇。

  三、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

  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这里,“好梦频惊”四字为点睛之笔,承上启下,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这一声哀厉的长鸣,是如此突如其来,使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这是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了。这一声代表什么呢?是感觉秋已经更深吗?是预告离人终于不返吗?还是加剧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呢?不管怎样,它让人们想得很远、很沉,一种怅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综上,此词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秋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词中“长恨离亭”、“好梦频惊”等句,用意超脱高远,表现了一种明净澄彻而又富于概括意义的人生境界。

1、 《经典读库》编委会.宋词名家名篇鉴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4594.html

清平乐·纤云扫迹

清平乐·纤云扫迹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原文: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朝代:宋代 作者:周晋 原文: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相关赏析 赏析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

减字木兰花·竞渡

减字木兰花·竞渡
朝代:宋代 作者:黄裳 原文: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相关翻译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简称《减兰》。《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四十四字,即就《木兰花》的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转两平韵。1、竞渡:划船比赛。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表达对伟...

赏海棠花妖诗

赏海棠花妖诗
朝代:清代 作者:高鹗 原文: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相关翻译 注释 (1)隤:通“颓”。(2)底:何。(3)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4)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相关赏析 赏析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