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送巨山

朝代:宋代

作者:刘子翚

原文: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两年来,您托身借居在这福建山中的庙里,如今忽然转念,要离开这儿,前往浙江。明月不知您已经离去,深夜还是悄悄地照进您书房的小窗。注释⑴巨山:诗人的朋友张嵲,襄阳人。⑵寄迹:寄托踪迹,即暂时居住。⑶翻然:高飞远飏。此指旅行、迁移。……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张嵲于绍兴八年(1138年)任福建路转运判官,九年召赴临安(今浙江杭州),除司勋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刘子翚便创作此诗送别好友。……

鉴赏

作者面对对朋友的离去,流露出浓重的悲伤。前两句直写,说张巨山在福建住了两年,如今要离开福建,前往浙江。“二年寄迹闽山寺”,表面全写张巨山,实际上带出自己与张巨山在这两年中过往密切,引出对分别的依依不舍。次句写张巨山离开,用了“一笑翻然”四字,看上去很洒脱,其实是故作达语。张巨山离开福建去浙江,既非回……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绝句送巨山 | https://gs.aguanjie.com/20004.html

【双调】蟾宫曲_碧波中范蠡

【双调】蟾宫曲_碧波中范蠡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蘋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奴耕婢织生涯,门前栽柳,院后桑麻。有客来,汲清泉,...

题诗后

题诗后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注释1.吟:读,诵。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3.赏:欣赏。4.得:此处指想出来。... 相关赏析 题解 贾岛作诗锤字...

军城早秋

军城早秋
朝代:唐代 作者:严武 原文: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注释⑴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⑵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月:一作“雪”。朔:北方。边:边境。西山:指今四川省西...

九日登高台寺

九日登高台寺
朝代:清代 作者:沈辂 原文: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高台寺,系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在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市)东15里处的黄河岸畔兴建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群。旧址在今银川市东郊红花乡高台寺村。②赊:长;远。③惜年华: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