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碧海无波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颇耐赏玩。

  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说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碧海,指海上神山;瑶台,《离骚》有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此时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

  下片,“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写“意中人”去后,尘凝雾掩,遗迹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红笺小字凭谁附”,音讯难通,和《鹊踏枝》的“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比较起来,温庭筠《更漏子》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妙极,恐怕也失之显露了。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性格“刚峻”(《五朝名臣言行录》),处事谨慎,没有流传什么风流艳事。他自奉俭约,但家中仍然蓄养歌妓,留客宴饮,常“以歌乐相佐”(《避暑录话》)。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4502.html

喜晴联句

喜晴联句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苦雨晴何喜,喜于未雨时。气收云物变,声乐鸟乌知。 ——白居易 蕙泛光风圃,兰开皎月池。千峰分远近,九陌好追随。 ——王起 白日开天路,玄阴卷地维。馀清在林薄,新照入涟漪。 ——刘禹锡 碧树凉先落,青芜湿更滋。晒毛经浴鹤,曳尾出泥龟。 ——白居易 舞去商羊速,飞来野马迟。柱边无润础,台上有游丝。 ——王起 桥净行尘息,堤长禁柳垂。宫城开睥睨,观阙丽罘罳. ——刘禹锡 洛...

牧牛词

牧牛词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

上吏部崔相公

上吏部崔相公
朝代:唐代 作者:薛逢 原文: 龙门曾共战惊澜,雷电浮云出浚湍。紫府有名同羽化, 碧霄无路却泥蟠。公车未结王生袜,客路虚弹贡禹冠。 今日垆锤任真宰,暂回风水不应难。 作者介绍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

相和歌辞。王昭君

相和歌辞。王昭君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