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
注释
作者:佚名
①此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②去年重阳,作者曾预料他的友好来共度佳节,来客既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与水斗争,故云不可说,即无从说起的意思。
③沤,积水。千沤,极言其水势之大。
④黄,菊花。过重阳节要赏菊喝酒,这里以“黄花白酒”代表过重阳节。
⑤红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⑥这里是说高刹为白雾迷漫着,瞧不见。
⑦薄寒中(读zhòng)人,是说人中了寒气。
⑧齾齾(音yà),齿缺不齐,这里形容山峰参差。
⑨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末句实作者回忆、设想江南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