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黄昏的风雨没有摧折宫树,可怜的疏叶,还抱着凉秋的寒蝉。入秋后白昼的太阳渐渐变短,吟思又接通了悲秋的愁端。夜间滴漏开始变长,使我的梦魂难耐难堪。人已渐入老年,风清月白的良宵美景全都透出秋寒。回想昔日幽会欢爱,如今庭院里的井壁上已爬满了青苔,蜘蛛网布满了栏杆。
无奈,啼叫的蝼蛄搅乱长夜,只恨我身如随秋抛弃的团扇,心似苦涩难言的秋莲,想当年对楼吹笛,谢娘她垂泪伫立风前。迟迟未返故园,勉强饮酒赋驱愁烦,新飞的大雁已经飞远,也不能替我传书致送寒暄。隔着苍茫的云烟,罗袖飘香的美人,有谁与你相伴?

注释
⑴宫树:本指宫廷之树,此处泛指,“宫”字修饰“树”。
⑵可怜二句:语出王安石《题葛溪驿》诗:“鸣蝉更乱行人耳,犹抱疏桐叶半黄。”
⑶短景:指夏去秋来,白昼渐短。
⑷甃:井壁。
⑸蛄:蝼蛄,通称喇喇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一种昆虫,昼伏夜出,穴居土中而鸣。
⑹恨随团扇:相传汉政婕妤作《团扇歌》,序云:“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乃作怨诗以自伤,托辞于纨扇云。”见姜夔《霓裳中序第一》注。
⑺苦近秋莲:莲心苦,故用以作比。
⑻蝉娟:形容仪态美好,借指美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2969.html

元日

元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译文二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

【中吕】红绣鞋 阅世

【中吕】红绣鞋 阅世
朝代:元代 作者:宋方壶 原文: 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懂的怜瞌睡,鹘 伶的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 客况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星。薄设设衾剩铁,孤另 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作者介绍 宋方壶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筑室于华亭莺湖,名之曰“方壶”,遂以为号。约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写...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作于108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前后,当时苏轼作翰林学士,与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李世南善画,作“秋景平远”图,诗人为其画题了二首七绝,这是第一首。诗题名其画为“秋景”,有的记载称这幅画为“秋景平远”,或作“秋山林木平远”。综合各种称谓来看,“秋景”是对这幅画的内容总的概括.....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