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秋晓上莲峰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想象或梦游华山的,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表达作者收复河山的爱国思想。这首词,虽然也是写的神游华山,但主题却在于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上片,作者奇特地想象自己持着天台藤杖(词中的天坛,即天台山,以产藤杖著名。见叶梦《避暑录话》,该书也写作天坛。策即是杖)。趁着清爽的秋晨,登上莲花峰顶,踏在倚天峭立的悬崖上。只“谁与放翁为伴”一句,不但给华山,而且也给自己写下了一个俯视人间的形象。并且又从可以为伴的“天坛轻策”,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片。  

  在下片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化身——龙杖在雷雨交加的太空城里飞翔(杖化为龙,用《后汉书·费长房传》事。韩愈《赤藤杖歌》有“赤龙拔须血淋漓”语),铿地一声,天坛杖顿时化成赤龙腾起,雷声大作,四边山峰黑成了一片。可是他一点也没有忘却人间的赐予,他要降及时雨使田里的禾苗很好生长并得到好收成,他要为人们造福,要让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而这种为人类造福利的事业,在自己看来,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不经意的谈笑之间,人们已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了。与那些禅房里拖着禅杖(词中的禅龛,原指供设佛像的小阁子,泛指禅房。楖栗,印度语“剌竭节”的异译,僧徒用的杖),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生活的僧徒——隐指一般逃避现实的人,比起来同持一杖,作用就大不相同了。作者鄙夷一笑,体现了他的“所慕在经世”(《喜谭德称归》诗)的积极思想。  

  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雄奇豪迈的,它强烈地放射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芒。陆游词派的继承者刘克庄,在《清平乐》里,幻想骑在银蟾背上畅游月宫,“醉里偶摇桂树,人间道是凉风”,这分明是陆游这首词精神的再现。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2968.html

鹊桥仙·夜闻杜鹃

鹊桥仙·夜闻杜鹃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

长门怨

长门怨
朝代:唐代 作者:高蟾 原文: 天上何劳万古春,君前谁是百年人。魂销尚愧金炉烬, 思起犹惭玉辇尘。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茫浮艳采无因。 可怜明镜来相向,何似恩光朝夕新。 作者介绍 高蟾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注释①长干行:乐府曲名。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②临:靠近。③九江:今江西九江市。④长干:地名,在今江苏江宁县。⑤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周密 原文: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免仰千古悠悠。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其地。 参考翻译 注释 ⑴蓬莱阁旧在浙江绍兴卧龙山下,州治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