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

注释
选自《李太白全集》卷八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县级市)西南。
⑵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
⑷ 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⑸ 夜:今夜。
⑹ 发:出发。
⑺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⑻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⑼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⑽ 下:顺流而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2747.html

瑶瑟怨

瑶瑟怨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注释⑴瑶瑟:玉镶的华美的瑟。⑵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⑶远:一作“还”。过:一作“向”。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⑷十二楼:原指神...

代春怨

代春怨
朝代:唐代 作者:刘方平 原文: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朝代:清代 作者:董士锡 原文: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韶华:光阴。②无赖:调皮,狡狯。对西风的拟人描写。... 相关赏析 评解 秋之为气悲,但亦不知悲从何来。于是怨西风,惧角鸣,恨浮云遮月,总之均是莫可名状的惆怅。此词即表达此种悲秋的困惑之情。虽是文人感时兴悲...

送妻弟魏生还里

送妻弟魏生还里
朝代:明代 作者:王世贞 原文: 阿姊扶床泣,诸甥绕膝啼。 平安只两字,莫惜过江题。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