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秋雨料峭,寒意肃然,北风萧瑟,秋江清爽。
你是孤傲高洁的检察官,身姿潇洒,有仙道之气。
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
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楚邦曾经有壮士伍子胥,依靠吴王终于报了家仇。
申包胥在秦庭大哭七日七夜,眼睛都哭出鲜血,终于获得秦国的支持,回来救楚。
但是楚王被鞭尸的耻辱发生且达极限,庙堂墓地上也长满了荒草。
这和如今的某些人一样,佞臣贼子陷害忠良。
长安虽然仅一水渺然相隔,却如何能驾车而返呢?
只能日夜听那哀猿啼鸣,夜夜梦里与你相见。

注释
⑴绣衣,御史所服。
⑵江淹《恨赋》:“郁青霞之奇意。”李善注:“青霞奇意,志意高也。”
⑶谢灵运:“客心非外奖。”李善注:“奖,劝也。”江淹诗:“得夫非外奖。”张铣注:“得失由心,非外物所能奖劝。”
⑷壮士,谓伍子胥。按《史记》,伍子胥者,楚人也。父曰伍奢,为太子太傅。楚平王信费无极之谗,杀伍奢及其子尚。伍子胥奔吴,阖闾以为行人,与谋国事。九年悉兴师伐楚,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时平王已卒,子昭王出奔,伍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申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
⑸《通鉴地理通释》:鄢,故城在襄州率道县南九里,今襄阳府宜城县。郢城,在荆州江陵县东北六里。林氏曰:江陵,郢也。襄阳,鄢也。
⑹《楚辞》:“夕揽中洲之宿莽。”王逸注:“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之曰宿莽。”
⑺蟊贼,皆害苗之虫也。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又《诗诂》:蟊贼一虫,以禾将黄而虫害之,故曰蟊贼。取以喻谗恶之人。
⑻谢朓诗:“无由税归鞅。”李周翰注:“税,息也。鞅,驾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1109.html

击磬老人

击磬老人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

清平乐·留春不住

清平乐·留春不住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国 原文: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想留住春色却留不住,黄莺儿费尽唇 也说不服。满地里落花凋残像彩锦染了法污,原来是昨夜南园遭到风雨凌侮。小怜她初抱琵到始弄 ,晓来情思绕游天涯。不肯委身画堂朱户,只愿像春风里综放的自在梨花。注释①宫锦:宫中特用的...

望洞庭

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注释洞庭湖:湖名,...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相关翻译 注释 一、首联点明严氏赴任之地是位于“湘南”的桂林。二、颌联以高度的概括力,极写桂林山水之美:那里的江河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犹若青罗之带;那里的山峰拔地而起,峻峭玲珑,有如碧玉之簪。三、颈联写桂林迷人的风俗人情。许多人养有美丽的翠鸟,并以它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