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这首的最大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得极富感情。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这是作者邀请友人到书斋来聚会的诗。诗的大部分篇幅写了书斋及周围的幽美风景。书斋被围绕在谷口的泉壑之间,云霞从书斋外墙的薛帷间升起,可知书斋幽静,书斋所处山中高处。书斋附近,有浓密的竹林,雨后翠竹可喜;傍晚,山光绿紫万状,也十分可赏。白鹭常常很早就栖息了;花在高山中,谢得更迟些。这六句写出了书斋附近的清幽美景。结尾一联则是突出表现诗人的诚意盛情。全诗写景静中有动,幽而不寂,体现了钱起新奇清淡的诗风。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1011.html

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惟...

午日观竞渡

午日观竞渡
朝代:明代 作者:边贡 原文: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

满江红·中秋夜潮

满江红·中秋夜潮
朝代:宋代 作者:史达祖 原文: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中秋海潮,是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早在北宋,苏轼就写过《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首绝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