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
一样梦醒听络纬,今宵江北昨江南。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大禹庙坐落于空寂的山谷中,秋风萧瑟冷清,残阳斜照在大殿上。荒芜的庭院里树上挂满了橘子和柚子,古屋的墙壁上还残留着龙与蛇的画像。大禹当年开凿的石壁上云雾缭绕,波涛声阵阵传来,江水沿着白沙之道向东奔流。早就听说大禹乘着四种交通工具治理水患,开凿石壁,疏通水道,使长江之水顺河流入大海。
注释
禹庙:指建在忠州临江县(今四川省忠县)临江山崖上的大禹庙。
落日斜:形容落日斜照的样子。
桔柚:典出《尚书·禹贡》,禹治洪水后,人民安居乐业,东南岛夷之民也将丰收的桔柚包好进贡。
龙蛇:指壁上所画大禹驱赶龙蛇治水的故事。
青壁:空旷的墙壁。嘘青壁一作生虚壁。
江:指禹庙所在山崖下的长江。
四载: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的四种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陆行乘车,山行乘棵(登山的用具),泥行乘橇(形如船而短小,两头微翘,人可踏其上而行泥上)。
三巴:东汉末年刘璋分蜀地为巴东郡、巴郡、巴西郡。传说此地原为大泽,禹疏凿三峡,排尽大水,始成陆地。
1、 谢枋得 .千家诗诠注祥析 插图本 .昆明市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年 :245页 . 2、 刘存沛 .李白 杜甫 白居易诗 .昆明市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0年 :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