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伤心离别的地方,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注释①泥莲句: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倩,请...

相关赏析

赏析

从“记前生”句来看,这首词是写怀念亡妻的。词以景起,由景而引发了伤情。这里说自悔“多情”。其实并非真悔、而是欲寻解脱愁怀的淡语。如此抒写便更为深透了。...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成婚3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而亡,年仅21岁。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别就更令其肠断了,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此词亦为悼亡。……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 https://gs.aguanjie.com/1056.html

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⑵首二...

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第一折 (净扮董卓领外扮李儒、李肃、卒子上,诗云)拥兵入卫立奇功,文武群臣避下风。九锡恩深犹未厌,私心不老汉朝中。某姓董名卓,字仲颖,乃陇西临洮人也。自幼为将,颇有边功。比因十常侍作乱,何进荐某入朝,遂至官封大师之职。如今又加九锡:一车马,二衣服,三乐器,四朱户,五纳陛,六虎贲,七斧钺,八弓矢,九矩鬯。出称警,入称跸。颁曰诏,降曰制,言曰宣,语...

眼儿媚(王漕赴介庵赏梅)

眼儿媚(王漕赴介庵赏梅)
朝代:宋代 作者:赵彦端 原文: 黄昏小宴史君家。梅粉试春华。暗香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 更饶红烛枝头挂,粉蜡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 作者介绍 赵彦端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

灵隐寺月夜

灵隐寺月夜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原文: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相关翻译 注释 灵隐寺,在杭州灵隐山东南麓,寺前有飞来峰,寺中有冷泉亭诸名胜,环境清幽。诗写灵隐寺月夜景象、感觉,意境清冷。 香界:指佛寺。明杨慎《丹铅总录·琐语》:“佛寺曰香界。”白:谓如雪如霜,喻清冷。 “月在”句:灵隐寺周有北高峰、南高峰、飞来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