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一词多义

有蒋氏者:…的人
几死者数矣:…的情况
貌若甚戚者:…的样子

若毒之乎:你
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貌若甚戚者: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比得上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作为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做,干
故为之说:写,写作。

可以已大风:止,这里指“治愈”的意思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已经
则久已病矣:早已

岁赋其二:征收,敛取
孰知赋敛之毒……:赋税

可以已……瘘、疠:恶疮
呼嘘毒疠:指瘟疫

当其租入:缴纳
竭其庐之入:收入

岁赋其二:每年
积于今六十岁矣:年

貌若甚戚者:很,非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厉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超过

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
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谨食之:通“饲”,喂养

今以蒋氏观之: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若毒之乎?:痛恨,怨恨
呼嘘毒疠:有毒的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

余悲之:怜悯,哀怜
余闻而愈悲:悲愤,悲伤

今其室十无一焉:语气词
时而献焉:代词,指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指作者的这篇文章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得,捉来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得到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的样子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是,但是

永之人争奔走焉:助词,的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这件事
悍吏之来吾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吾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
黑质而白章:表并列关系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表承接关系

虚词总结

永州之野产异蛇:的
悍吏之来吾乡: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做翻译。
问之,则曰:代词,代指蒋氏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代自己,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词,代指捕蛇这件事
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代指蛇咬后的伤势
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词,代指前面的话语

以啮人:假设连词,如果
以王命聚之:用,凭
而吾以捕蛇独存:靠
今以蒋氏观之:根据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便
以尽吾齿:来

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语气词兼代词),代捕蛇这件事
时而献焉:代词,代蛇
今其室十无一焉:用于句末,带有估计的语气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指这篇文章

吾祖死于是:在
余将告于莅事者:给
积于今六十岁矣:到
苛政猛于虎也:比
而 (虚词重点)
黑质而白章:并列
得而腊之以为饵:承接
哀而生之乎:递进
而乡邻之生日蹙:转折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修饰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转折
哗然而骇者:修饰
恂恂而起:修饰
弛然而卧:修饰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承接
时而献焉:修饰
退而甘食:承接
熙熙而乐:修饰
余闻而愈悲:承接

通假字
非死则徙尔 尔: 通"耳",罢了,助词,表感叹语气。
谨食之 食:通"饲",小心地喂养它。

古今异义
向吾不为斯役(向 古:(假使)从前 今:方向)
则久已病矣 (病 古:困苦不堪 今:生病)
以尽吾齿 (齿 古:岁月 今:牙齿)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可以 古:可以用来 今:能够)
去死肌 (去 古:去除 今:到...地方)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往往 古:到处 今:常常)
汪然出涕曰(汪然 古:眼泪流出来的样子 今:水深的样子)
汪然出涕曰(涕 古:眼泪 今:鼻涕)
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日 古:生活一天天 今:(人)出生的日子)
于是(古:在这件事上 今:连词)

词类活用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
2.(岁)赋其二 名词作状语,每年
3.岁(赋)其二 名词作动词,征收赋税
4.君将哀而(生)之乎 形容词作动词,使……活下来
5.而乡邻之生(日)蹙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6.殚其地之(出) 动词作名词,指地里的收成
7.竭其庐之(入) 动词作名词,指家里的存粮
8.(时)而献焉 名词作状语,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9.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形容词作状语,滋味甘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0263.html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第三本)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第三本)
朝代:元代 作者:王实甫 原文: 楔子 (旦上,云)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着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叫红科)(红上,云)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旦云)这般身子不快呵,你怎么不来看我?(红云)你想张……(旦云)张甚么?(红云)我张着姐姐哩。(旦云)我有一件事央及你咱。(红云)甚么事?(旦云)你与我望张生去走一遭,看他说甚么,你来回我话者。(红云)我不去,夫人知道不是耍。(旦云)...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元干 原文: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拖着手杖登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

秋宵吟(越调·自制曲)

秋宵吟(越调·自制曲)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原文: 古帘空,坠月皎。坐久西窗人悄。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引凉_、动翠葆。露脚斜飞云表。因嗟念,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恨未了。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

赏海棠花妖诗

赏海棠花妖诗
朝代:清代 作者:高鹗 原文: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相关翻译 注释 (1)隤:通“颓”。(2)底:何。(3)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4)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相关赏析 赏析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