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眼儿媚:词牌名,因张孝祥词“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句而得名。②萍乡:今江西萍乡市(词前原有小序,云:“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据范成大《骖鸾录》:“乾道(宋孝宗...
简析
作者:佚名
此选自本集卷六,以下两首同。史载,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的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的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愤,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此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梁代刘勰称此诗“格高才劲,且长于讽谕”(《文心雕龙·隐秀》),确是中肯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