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冰肌玉骨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冰一样的肌肤,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凉没有汗。宫殿里清风徐来幽香弥漫。绣帘被风吹干,一线月光把佳人窥探。佳人还没有入睡,她斜倚绣枕钗横发乱。他起来携着她的小手,走出无声的庭院,随时可见流星横穿河汉。试问夜已多深?已过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绳星向下旋转。她掐着手计算,秋风几时吹来,不知不觉间感到……

英译

SU Shi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an Immortal Who Lived in a CaveWith skin like ice and bones like jade,She perspires not looking cool and re...

相关赏析

赏析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

创作背景

苏轼在小序中交代了写此词之缘由,词人在七岁之时曾听过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而四十年后,只能隐约记住首两句,词人便发挥他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他的文思才力,补足剩余部分。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公生丙子,七岁为壬午,又四十年为壬戌也。”他定此词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时作者正谪居黄州。此……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洞仙歌·冰肌玉骨 | https://gs.aguanjie.com/6762.html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⑵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⑶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采桑子》是苏轼的即兴之作,虽不尽完美,却显示了他的...

最高楼·旧时心事

最高楼·旧时心事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原文: 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相关赏析 赏析 南宋词人程垓风流倜傥,他曾于一妓感情甚笃,不知为何竟分道扬镳,但程垓并未因时间的过去而减弱对该妓的思念之情...

【越调】斗鹌鹑_自悟弃职休

【越调】斗鹌鹑_自悟弃职休
朝代:元代 作者:吴仁卿 原文: 自悟 弃职休官,张良范蠡。释辞了紫绶金章,待看青山绿山。跳出狼虎丛中,不入麒麟画里。想爵禄高,性命危。一个个舍死忘生,争宣竞敕。 【紫花儿序】你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急流中勇退,见贤思齐。当日个,宁武子左丘明孔仲尼。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废,齐魏里使煞个孙庞,殷商中饿杀了夷齐。 【鬼三台】看了些英雄辈,争闲气,为功名将...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朝代:明代 作者:夏完淳 原文: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相关翻译 注释 同心结:古人用彩丝缠绕作同心之结,以喻两情绸谬之意。... 相关赏析 赏析 描写的是闺中人思今意中人的情怀。从夏完淳的经历看,词中所写的闺中人,其实是他自己心怀的化身,而所思念的意中人,也是故国、或者是理想的寄托。... 作者介绍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