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元代
作者:王玠
原文:
一更端坐,下手调元气。混沌无言,绝念存真意。呼吸绵绵,配合居中位。拨转些儿,黍米藏天地。 二更清净,心要常虚守。默默回光,照见无中有。赶退群魔,振地金狮吼。顷刻功成,便与天齐寿。 三更鸡叫,冬至阳初动。取坎填离,直向泥丸送。火运周天,炉内铅投汞。九转丹成,白雪飞仙洞。 四更安乐,万事都无想。水满华池,浇灌灵根长。静里乾坤,仙乐...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习惯于在原野上生活,他们十岁时就学会了骑马,穿着毛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个个性格粗犷豪放,喝起酒来千钟也不醉。
注释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虏酒:指当地少数民族酿造的酒。
胡儿:少数民族的孩子。
狐裘: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毛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