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

朝代:明代

作者:郑之珍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注释眉州:地名,...

相关赏析

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作者介绍

郑之珍 郑之珍,字汝席,号高石,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祁门县文化部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 游心于方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铁杵磨针 | https://gs.aguanjie.com/955.html

燕诗示刘叟

燕诗示刘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

桂州腊夜

桂州腊夜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原文: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相关翻译 注释 赊:遥远。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角:号角。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骠(piào)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kuí)。... 相关赏析 赏析 戎昱在...

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

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
朝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原文: 楔子 (冲末扮徐茂公引卒子上,诗云)少年锦带挂吴钩,铁马西风塞草秋。全仗匣中三尺剑,会看唾手取封侯。某姓徐,双名世勣,祖居京兆三原人也。幼习儒业,颇看诗书。自降唐以来,谢圣恩可怜,特蒙委任为军师,诸将皆出吾下。今因山后定阳刘武周不顺俺大唐,刘武周不强,他手下有一员上将。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此人使一条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今奉圣人的命,着唐...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荡飏:即荡扬。②一点香泥:或作“一口香泥”。③糁:这里是散落之意。...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春愁。上片着意描绘春景。轻云荡飏,东风送雨,落花飘香,双燕衔泥。美景如画,春光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