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韧性、忠诚、道义、仁爱,萧瑀为人臣而有此四,得皇上评价如此之高,又更何求?萧瑀为官,艰苦危难之中,不随波逐流;意志坚定,不迷失方向;因为充满仁爱之心,便永远能把握大义。然新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与之不睦,其终难更有作为,岂不惜哉!

  两句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两句诗表达同样的道理,但“疾风知劲草”以比说理,形象生动,因而也最广为人知。今天人们常常只知道前一句而湮没了后一句,常用它比喻危急时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9521.html

春雪

春雪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注释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初:刚刚。惊:新奇,惊讶。嫌:嫌怨;怨恨。故:故意。……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春雪...

梅 / 梅花

梅 / 梅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相关赏析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

白纻辞三首

白纻辞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

都门秋思(四首选二)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其一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其二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