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次张安国韵)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南乡子(次张安国韵) | https://gs.aguanjie.com/8292.html

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朝代:宋代 作者:朱淑真 原文: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轻柔:形容风和日暖。... 相关赏析 赏析 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上片“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两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土花二句:谓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了苔藓。土花,苔藓。铅泪,指晶莹之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②清韵二句:谓清韵声声,那不是谁敲击乐器,...

括声声慢

括声声慢
朝代:宋代 作者:林正大 原文: 暮春天气,争看长安,水边多丽人人。意远态浓,肌理骨肉轻匀。绣罗衣裳照映,尽蹙金、孔雀麒麟。夸荣贵,是椒房云幕,恩宠无伦。簇簇紫驼翠釜,间去声水精盘里,绣鲙纷纶。御送珍羞,夹道箫鼓横陈。后来宾从杂B241,认青鸾、飞舞红巾。扶下马,似杨花、翻入锦茵。 ...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朝代:清代 作者:项鸿祚 原文: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阑珊:哀残。此处形容人物情绪。②残夜:夜将尽。... 相关赏析 评解 残夜花香,月满西楼,醉倚绿琴,无人相伴。一枕新愁,心绪阑珊。而繁笙脆管,隔墙传来,使人难于入梦。结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含蓄地透露了诗人“一枕新愁”辗转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