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许棐
原文: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
参考翻译
注释
①“鸠雨”两句:形容燕子和鸠鸟在斜风细雨中来回飞翔。②谢娘:指思妇。③暮云:黄昏时天上的云霞。以上两句是说咫尺天涯。两人相隔虽只一重帘子,就无法相见,不必有断肠人在天涯之叹。④“钏金”两句:即金钏寒,玉钗冷,形容春寒。⑤孤负:...
朝代:先秦
作者:韩非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注释智其子:以为他的儿子很聪明,聪慧,机智。宋:宋国。 雨:下雨(名词作动词)。.坏...
从邻人的老人说,好心没好报,归到交浅言深上,从此人情练达,沉默是金。这一层不说。这摆明了是批评主人家不对,同样的意见因为亲疏远近而态度迥异,所谓“薄者见疑”。意即亲疏厚薄是一种妨碍,妨碍了主人家对真相正误的认识。其实韩非本意倒非批评“智其子疑其邻”的主人家,这则寓言见于《说难》篇...
客观分析持有相同意见的人因身份不同及与主人亲疏关系的不同而遭到不同对待。积极方面(富人角度)听取人意见时不能因其身份不同、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不同而决定是否存在偏见。消极方面(邻人角度)在给别人提意见时要注意与别人的亲疏关系,如果与别人的关系较好,并且此人心胸宽广,则可提意见。...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