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朝代:宋代

作者:王沂孙

原文: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满绿苔的梅花树枝重重叠叠,白梅如洁白的琼玉点缀在梅树之间。千树梅花映照着湖面,水中碧波更觉清浅。年华匆匆如同过眼云烟,同样牵动人的惜春芳情,你我相逢时却已过了几个春天。记得从前,与酒朋诗侣共同寻芳的那个地方,梅花总是多情而灿烂地开放,宛若美人褪妆。近来心情凄凉黯淡,何况又把...

相关赏析

鉴赏

此篇是一首咏聚景亭梅花的作品,通过抒写聚景亭赏梅今昔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往事、故国的深情追忆及对故人的谆谆劝诫。此词是和作,周密原作为《法曲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枝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问...

作者介绍

王沂孙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 https://gs.aguanjie.com/8132.html

清平乐(咏雪)

清平乐(咏雪)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原文: 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红烛照筵寒欲凝。时见筛帘玉影。 夜深明月笼纱。醉归凉面香斜。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作者介绍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

惜琼花·汀苹白

惜琼花·汀苹白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旱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参考赏析 赏析 此为怀人思归之词。全词大开大合地转换时空,将怀人思归之情节序交替和情事变故中层层演绎出来。词人将昔日故乡春光的艳丽和当日异乡秋色的萧索加以比照,又以昔日的纵情宴游、意气风发与当日的独倚...

无题·巫阳归梦融

无题·巫阳归梦融
朝代:宋代 作者:杨亿 原文: 巫阳归梦融千峰,辟恶香消翠被浓。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
朝代:唐代 作者:武则天 原文: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相关赏析 赏析 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看见宫庭中的腊梅盛开,突然花兴大发,写了一首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命令百花次日一齐开放。次日,果然各种花果都承旨遵命。武则天到御花园赏花时,气候似乎变得特别暖和,池中冰块都已融化,陡然变成初春光景。武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