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可分三层。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 https://gs.aguanjie.com/7669.html

晚次鄂州

晚次鄂州
朝代:唐代 作者:卢纶 原文: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醉落魄·咏鹰

醉落魄·咏鹰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 此际偏思汝。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几座山峦像墙般低矮,鹰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相关赏析 赏析 首二句回忆昔日送别友人的情景。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浮玉亭,是词人经常涉足的地方。暮春时节,他曾多次到此送友远行。饯宴在绿树繁茂、浓荫蔽日的亭子里举行。词人不停地举起酒杯,向挚友频频劝酒,殷殷话别,但行人和送者...

病起荆江亭即事

病起荆江亭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参考翻译 注释 ①伏波:汉朝名将马援,封伏波将军,年六十二,还骑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②菩提:和尚。菩提坊:传说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③陈无己:陈师道,时为秘书省正字。《王直方诗话》:陈无己有“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