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约作于淳熙末或绍熙初(1189或1190),时稼轩闲居带湖。杨民瞻:生平事迹不详。 送友之作。上片言己。宇宙无穷,人生有限,流光飞逝,时不我待,隐寄壮志难酬之慨。“风雨”以下,谓无奈惟隐退而已。下片由己及友,正面切题。既同情其怀才不遇、怀乡思归,复以国事相勉,希其功成始退。②“...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为杨民瞻送行时所作。开首几句咋读起来自己颇为一惊,词的风格以及作者的心绪较以往风格为之一变,给人一种淡然、伤怀的平静,丝毫不见其豪放、洒脱、坚毅、心怀天下的气概。“磨蚁”一词借用古意把日月交替的时光变换比作在磨盘上昼夜不停转动的蚂蚁,平添一种无聊重复之感。“浮休”二字...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 https://gs.aguanjie.com/7167.html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相关翻译 注释及翻译 译文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朝代:宋代 作者:向子諲 原文: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唱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的词作。写得艳丽浓郁,光采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意。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人事如飘蓬,风吹浪卷。多少繁华流过,回眸处满眼荒芜。我策马,远行。不敢再回首苍茫夜色。天寿山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残阳的余晖斜洒在空寂的山林深处。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锁住了行宫大门,也将旧时的热闹与繁华锁在了时空深处。...

栖禅暮归书所见

栖禅暮归书所见
朝代:宋代 作者:唐庚 原文: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相关翻译 注释 栖禅:广东惠州的一座山。雨在:大雨已过,阴云未尽,似在酝酿着另一场雨。湖:指惠州城西的丰湖。尽:尽头。... 相关赏析 赏析 《栖禅暮归书所见》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唐庚和苏轼是同乡,身世遭遇也有些相似,人称“小东坡”。苏轼曾谪居惠州数年,唐庚因受知于张商英,张商英罢相后他也被贬惠州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