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影响儿子出行。谁敢说子女没有小草那样的孝心,不能够报答慈母恩情呢? 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⑵临:将要。⑶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⑷言:说...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时孟郊居官溧阳尉,为迎养其母而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

赏析

诗人50岁才任溧​阳县​尉,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 https://gs.aguanjie.com/695.html

五福降中天

五福降中天
朝代:宋代 作者:江致和 原文: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

黄鹂绕碧树

黄鹂绕碧树
朝代:宋代 作者:晁端礼 原文: 鸳瓦霜轻,玳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积厚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妙龄秀发,庆谢庭、兰玉争妍。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阴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玉函高篆,仙风道骨,锡与长年。最好素秋新霁,对画堂、高启宾筵。何妨纵乐笙歌,剩举觥船。 作者介绍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

杂曲歌辞。竹枝

杂曲歌辞。竹枝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

七夕二首·其一

七夕二首·其一
朝代:明代 作者:德容 原文: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玉露:指晶莹的露水。唐杜甫《秋兴》诗之一:“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即此意。金风:秋风。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素秋:秋季。古代五行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素秋。又秋至则草木渐雕,因以素秋比喻人生晚暮。此处作者兼用二义。穿针楼:旧俗七夕时妇女多登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