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相关翻译

译文

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

译文二

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寒秋夜里,一阵清冷的秋风吹得我直打寒颤,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思念之情愈加浓烈。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了几转,最后随风飘散各处,他们也曾经在一棵树上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在微风中窃窃私语,而今却也免不了最终的分离,早已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也被这阵挂的树枝作响落叶飘散的...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三五七言 / 秋风词 | https://gs.aguanjie.com/666.html

出居庸关

出居庸关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相关赏析 赏析 从山青水绿的南国,来游落日苍茫的北塞,淡谈的乡思交汇着放眼关山的无限惊奇,化成了这首“清丽高秀”的写景小诗。朱彝尊早年无意仕进,以布衣之身载书“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之褱,经瓯越”,为采访山川古迹、搜剔残碣遗文,踏谊了大半个中国(见《清史稿文苑传》)。现在...

金陵驿二首·其一

金陵驿二首·其一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草合离宫转夕晖: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孤云飘泊复何依: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山河风景元无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 “元”,同"原"。)城郭人民半已非:而人民已成了元朝的臣民.。满地芦花和...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词在时下流行的不少宋词读本中皆未得一立足之地,足见人们对它的冷淡。大约人们还是喜爱陈亮“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哪有平分月”,“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一类的慷慨激昂之词,及读这首《南乡子》,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