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相关翻译

译文

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

译文二

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寒秋夜里,一阵清冷的秋风吹得我直打寒颤,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思念之情愈加浓烈。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了几转,最后随风飘散各处,他们也曾经在一棵树上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在微风中窃窃私语,而今却也免不了最终的分离,早已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也被这阵挂的树枝作响落叶飘散的...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三五七言 / 秋风词 | https://gs.aguanjie.com/666.html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 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沙觜:沙洲口。②乌榜:游船。③棹:船桨,此指船。... 相关赏析 评解 残阳一抹,闲鸥几点,景极悠远淡雅;秋水荡舟,风起白蘋,更是风韵别具,令人神怡。此词短小精致,意境美,文辞亦美。堪称明词中之佳作。...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

春昼回文

春昼回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李涛 原文: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回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环.②蒙纱的窗户。唐刘方平《春怨》诗:“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宋柳永《梁州令》词:“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元张可久《一半儿·梅边》曲:“枝横翠竹暮寒生,花淡纱窗...

母别子

母别子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

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作于元符二年,时在戎州。史应之:名涛,眉山人,是活动于戎州、泸州一带的隐士。②倒著冠:《世说新语·任诞》:“山秀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